yabo.com官网入口-岚图汽车:央企突围的“新范式” 高端新能源赛道的真“明珠”

  • 2025-10-24
  • 公司新闻

  【yabo】202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内卷”并未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趋向结束,而是从不断拉低下限的价格战,进阶到了“军备竞赛”的新阶段。无论是激光雷达的向下普及,还是续航、电池的向上突破,技术升级成了这轮竞赛的绝对焦点。虽然在这场竞赛之中,造车新势力依然在消费者的眼中占据C位,但传统车企的“抢滩登陆”,已经渐成“诺曼底登陆”之势。

  根据新华社权威快报的数据显示,在2025年前三个季度,中国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已经达到了1122.8万辆,同比增长34.9%。并且在Top10的新能源汽车品牌销量榜之中,传统车企的新能源品牌占据了排行榜的大半江山,并且还是属于名列前茅的存在。

岚图汽车:央企突围的“新范式” 高端新能源赛道的真“明珠”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国内汽车品牌四大央企之一的东风汽车,在2025年强势爆发,而东风的“新能源旗舰”,正是岚图汽车。

对“烧钱”说NO,岚图以盈利姿态奔赴港股

  根据东风此前发布的2025半年报显示,东风集团股份上半年实现销售收入545.33亿元,同比增长6.6%。笔者在对比销售收入后,发现这变化的一部分主要原因源自岚图的蜕变。

岚图汽车:央企突围的“新范式” 高端新能源赛道的真“明珠”

  在2022年到2024年期间,岚图汽车的毛利率从8.3%攀升至21%,位列行业第二。并且在2024年的第四季度首次实现单季度盈利。进入到2025年后,岚图势头依旧不减,1至7月实现4.34亿元盈利,毛利率更是升至21.3%。这标志着岚图与“烧钱”说NO,正式从“投入期”进入到了“收获期”。值得一提的是,岚图也是首个实现盈利的央企高端新能源品牌。

岚图汽车:央企突围的“新范式” 高端新能源赛道的真“明珠”

  也正因如此,本月岚图汽车正式向香港联交所递交招股书,宣布以“介绍上市”方式登陆港股市场,同时,其母公司东风集团股份同步启动私有化退市程序。这样的操作虽然在业内被解读为“腾笼换鸟”之举。但这也从侧面印证,东风将对估值低迷的传统燃油车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而岚图则是东风目前表现优异,且最具成长力的新能源资产。

  此外,作为国内首个在港股冲刺上市的“国家队”新能源汽车品牌,岚图汽车也为其他传统车企在如今新能源化的产业转型中提供了一条可行的进击之路。

拒绝短平快的拿来主义,坚持听劝的长期主义

  岚图之所以能够取得当下的成功,源于其自身一直以来坚守自己的初心,面对用户群体时,坚持“听劝”的长期主义。同时在面对技术难题上始终坚持核心技术的全站自研可控,拒绝短平快的拿来主义。

岚图汽车:央企突围的“新范式” 高端新能源赛道的真“明珠”

  在技术自主上,岚图汽车自主研发的ESSA与SOA双架构,从硬件与软件两个维度奠定了技术领先地位。岚海动力则是作为高端新能源动力系统解决方案,在同一架构下实现纯电、插混、增程三种技术路线。自主研发的“鲲鹏智驾”也已实现L2级组合辅助驾驶量产,涵盖20余项主动安全功能。

岚图汽车:央企突围的“新范式” 高端新能源赛道的真“明珠”

  此外,在坚持技术自主的同时,岚图并没有关门造车,而是与华为进行合作,共同打造“智驾+智架”系统。这种双线并行的方式既保证了自身核心技术的持续向前,同时也借助合作提升了自身的市场竞争力,最终使得终端市场的用户受益。

  在车型的布局上,岚图在并未采取可能背刺消费者的激进战略,而是用四年时间完成了轿车、SUV与MPV的主流品类的布局,形成了“三年三品类四年四款车”的完善矩阵,实现了主流高端市场的差异化竞争。

岚图汽车:央企突围的“新范式” 高端新能源赛道的真“明珠”

  并且在针对车型改款时,岚图坚持听劝主义。岚图汽车CEO卢放在今年FREE+的发布会上曾表示,过去4年来,岚图主打一个“听劝”,累计投入超5亿元,对老款岚图FREE进行了1366项功能优化,才有了今天的岚图FREE+。岚图作为央国企中唯一的“用户型科技企业”,走出了一条以用户共创为核心的差异化突围之路。

  此外,岚图甚至设立了“用户共创委员会”,2024年一整年,岚图联合用户车友会举办了1500余场特色活动,真正实现了“听劝的长期主义”。因此岚图的产品策略,可以用一句话总结,那就是不听流量的,听用户的;不做快餐车,做长生命周期产品。

曾经的“遗珠”,现在的“明珠”

  曾几何时,每当提起岚图时,“遗珠”好像是最恰如其分的表述,有技术、没流量,车挺好,没声量,这些都是属于岚图的评价。但到了2025年,它用盈利、销量、技术、资本四轮驱动,实现了从“遗珠”到“明珠”的华丽转身。

  岚图的成功,不是偶然的看空中楼阁,而是多方位坚持的累积使然。它向市场证明了传统车企完全可以在新能源时代“再造一个自己”,也预示着未来高端新能源市场的竞争,央企也开始上桌了。

-yabo.com官网入口